【欧阳苦读小古文翻译及注释】《欧阳苦读》是一篇记载宋代著名文学家欧阳修早年刻苦学习故事的小古文,内容简练,寓意深刻,常被用于语文教学中,以激励学子勤奋读书。以下是对该文的翻译、注释以及总结分析。
一、原文(节选)
> 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母郑氏,亲授以书,昼夜勤学,未尝一日废。或问曰:“汝何不学?”对曰:“吾志在学,岂为富贵乎?”遂卒业于乡里,后登进士第。
二、翻译
欧阳公(即欧阳修)四岁时就成了孤儿,家里贫穷没有钱财。他的母亲郑氏亲自教他读书,他日夜勤奋学习,从未有一天停止过。有人问他:“你为什么不学习呢?”他回答说:“我的志向是学习,难道是为了富贵吗?”最终他在家乡完成了学业,后来考中了进士。
三、注释
| 文言词句 | 翻译 | 注释 |
| 欧阳公 | 指欧阳修,北宋著名文学家 | “公”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
| 四岁而孤 | 四岁时父亲去世 | “孤”指幼年丧父 |
| 家贫无资 | 家境贫穷,没有钱财 | “资”指钱财 |
| 母郑氏 | 母亲姓郑 | 古代女子常以夫姓加“氏”称呼 |
| 亲授以书 | 亲自教他读书 | “授”意为教授,“书”指书籍或文字 |
| 昼夜勤学 | 白天黑夜都勤奋学习 | 表示非常刻苦 |
| 未尝一日废 | 从来没有一天停止 | “废”意为废弃、停止 |
| 或问曰 | 有人问他说 | “或”表示“有人” |
| 吾志在学 | 我的志向是学习 | 表达其学习目的并非功利 |
| 岂为富贵乎 | 难道是为了富贵吗? | 表示其志向高远,非为名利 |
| 卒业于乡里 | 在家乡完成学业 | “卒业”即完成学业 |
| 登进士第 | 考中进士 | “进士”是科举考试中的最高功名 |
四、总结分析
《欧阳苦读》虽篇幅短小,但内容深刻,反映了欧阳修自幼勤奋好学、志向高远的精神风貌。文章通过简洁的语言,展现了他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毅力,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学问的热爱和追求。
此文中,欧阳修的母亲亲自教导他,体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而欧阳修本人则以“志在学”而非“为富贵”来表明自己的学习动机,体现出一种高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这篇文章不仅具有历史价值,也对现代学生有很强的教育意义,鼓励人们在艰苦环境中坚持学习,追求知识与理想。
五、表格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文章标题 | 欧阳苦读小古文翻译及注释 |
| 作者 | 欧阳修(可能为后人所记) |
| 内容主旨 | 讲述欧阳修早年家境贫寒仍勤奋学习的故事,强调立志与刻苦的重要性 |
| 核心人物 | 欧阳修及其母亲郑氏 |
| 主题思想 | 学习应出于志向,而非功利;逆境中更要坚持不懈 |
| 教育意义 | 鼓励学子克服困难,专心致志地学习 |
| 文言特点 | 简洁凝练,语言质朴,情感真挚 |
通过这篇小古文的学习,我们不仅可以了解欧阳修的成长经历,还能从中汲取精神力量,激励自己在求学路上不断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