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卤水点豆腐的制作方法】卤水点豆腐,又称盐卤豆腐,是中国传统豆制品之一,以其质地细腻、口感鲜嫩而广受欢迎。其制作过程主要依赖于卤水(即氯化镁溶液)作为凝固剂,与豆浆发生化学反应,使蛋白质凝结形成豆腐。下面将对卤水点豆腐的制作方法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展示关键步骤和要点。
一、制作流程总结
1. 选豆与浸泡:选用优质黄豆,清洗后浸泡至软。
2. 磨浆与煮浆:将泡好的黄豆加水磨浆,过滤后煮沸。
3. 点浆:在煮好的豆浆中加入适量卤水,促使豆浆凝固。
4. 压制成型:将凝固后的豆腐脑装入模具中,压去多余水分。
5. 冷却定型:冷却后脱模,即可食用或进一步加工。
二、关键步骤与注意事项(表格形式)
| 步骤 | 操作内容 | 注意事项 |
| 1. 选豆与浸泡 | 选用饱满黄豆,清水洗净后浸泡8-12小时 | 浸泡时间过长易导致豆子发芽,影响出浆率 |
| 2. 磨浆与煮浆 | 黄豆加水磨成浆,过滤后煮沸10-15分钟 | 煮浆时需不断搅拌,防止糊底 |
| 3. 点浆 | 将卤水(浓度约6-8%)缓慢加入热豆浆中 | 卤水量需根据豆浆浓度调整,过多会导致豆腐变硬 |
| 4. 压制成型 | 凝固后将豆腐脑放入纱布袋中,压制成型 | 压力不宜过大,避免豆腐碎裂 |
| 5. 冷却定型 | 脱模后放置阴凉处冷却 | 冷却过程中避免阳光直射,防止变质 |
三、小贴士
- 卤水的浓度是影响豆腐口感的关键因素,建议初次尝试时使用市售卤水,便于控制。
- 若无卤水,可使用石膏(硫酸钙)代替,但口感略有不同。
- 制作过程中保持器具清洁,避免杂菌污染。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成功制作出美味的卤水点豆腐。不仅保留了传统风味,还能根据个人口味进行适当调整,是一款健康又美味的家庭自制食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