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到底高不高啊?这恐怕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因为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房价的感受因人而异。我经常站在广大普通老百姓角度看问题,我认为房价的确是普遍比较高的,尤其是大城市,现在一些小城市都已经与当地收入水平不符了。
可是有一个问题,你觉得房价高还会被人嘲笑,被所谓的精英当成自己不努力,在他们眼里,房价就应该是让你无力承担的,如果你跟他一样都有房子住,又如何体现出他的优越性?不管你承认不承认,这样的人很多。
但精英毕竟是少数,可是他们掌握着话语权,而广大的普通老百姓却没办法表达自己的声音。虽有二八法则的理论,但是这并不能成为房价高的理由。
你一定会经常听到有人说,是你的思维决定了你今天的状态,当初房价便宜的时候你为什么不买房呢?如果说你是年轻人同龄中的精英倒也可以理解,关键是很多岁数大的只是因为自己赶上了好时候或者说有了积蓄才可以这样财大气粗,却用自己的所谓成功来教训无力承担高房价的年轻人,这样公平吗?
最近,经济学家马光远表示:“2016年本轮房价大涨前,你们是否认为房价特高?2009年大涨前,是不是也这样想?2009年北京2万的房子,到了2016年前就涨到了7万元每平,2017年则涨到了12万一平米,如果你站在12万的高点,是不是觉得7万一点都不贵,2万还挺便宜?可是至少在那会你觉得很贵。那么问题来了,房价究竟贵不贵?
回顾这么多年,事实证明,买房的很多人都赚钱了,因为赶上了房价上涨的黄金时期,所以也可以很轻松地去评价别人了。可是这恐怕都是事后诸葛亮的问题吧!而且那会你的收入呢?或许很多人会说后悔当初为啥不倾家荡产去买房。可是你现在这么做晚了吗?
这也让我想起,有人经常拿很多年前人民日报的一则新闻说事儿,传播其意义无外乎是想表达“想买房赶紧买,要当机立断,果断出手,过两年回头看,就会发现自己当时的决定是多么的英明,否则,一年的钱又白挣了。”
他们还想告诉你,调控或者调控导向不是如今才有的,很多年前就有了,那会就有,但结果也是越调越涨。所以,不要抱怨房价贵,无论有多贵,买了后再回头看就知道有多便宜了,没有最贵,只有更贵。
果真如此吗?
如果是为了激励大家上进我觉得无可厚非,但是为了忽悠大家买房甚至炒作那就有点过分了。首先,时代不同了,观念不同了,那会房价的确很高,但是基本上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因为那时候还是福利分房,很多人也羡慕买房的,福利分房也发愁,但并没有想过真的要去市场上买房。在这样的观念下,是完全不一样的。
如今完全不一样了,那时高房价与他们几乎无关,现在却又与他们完全相关,买房关系到娶媳妇,关系到上好学校,所以才喊压力大。完全没有可比性的两个时代,以当年的高房价来忽悠现在高房价的合理性显然是没有意义的,而且也没有任何说服力。
都是事后诸葛亮,用后悔来忽悠你,其实挺不地道,站在今天说当年房价便宜,这种比法真的有道理?刨除胆小的心理外,更重要的是当年你能拿出那个钱来吗?
昔日:两居室,少说要6万多,一名大学生每月存50元,已经是极限,100年才能买得起。
如今:两居室,少说要240万,一名大学生每月存2000元已经是极限,100年才能买得起。
那年6万跟现在的240万,其实都是无力承担。买房从来就没容易过。
但是,好在现在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个定位被提出后,一切都在发生改变。尤其是稳定房价后,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下,将保障所有人都住有所居。过去这些年的确是对保障性住房欠账太多,所以今天都是在补课。
别总被别人忽悠着跑,要有自己的主见。你还敢做一件不后悔的事吗?时代不同了,买房的逻辑也在发生改变。
我从不反对大家买房,买房没错,投资也没错,但不能总被别人牵着鼻子走。房价高不高从来不是别人说了算的,而是你,还要看你是处在什么样的地位上,也就是说,高房价究竟是少数人决定的还是大多数人决定的呢?
你我都知道,事实上是少数人的收入水平决定的。现实就是如此,我们没必要为未来10年20年过于担忧,我们需要未雨绸缪,但不需要杞人忧天,更何况,现在国家在加大对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可以从全国各城市看得出来。
以后住房尊严一定会都照顾到,商品房市场和保障性住房都将大力发展,特别是在满足广大刚需人群方面。不是说你不用努力,而是没必要过分忧虑,多把心思用在工作上,踏踏实实赚钱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