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的成语有哪些】“旷”是一个常见的汉字,含义丰富,常用于成语中,表达空旷、旷达、旷废等意思。在日常生活中,“旷”的成语虽然不常见,但它们往往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或生动的形象。以下是一些含有“旷”字的常见成语,并附上简要解释和出处。
一、总结
“旷”字在成语中多用于表示空间上的广阔、心境上的豁达,或是行为上的懈怠。这些成语不仅语言精炼,而且富有文化底蕴。通过了解这些成语,不仅可以提升语言表达能力,还能更深入地理解汉语的文化内涵。
二、含“旷”字的成语汇总
成语 | 解释 | 出处/来源 |
旷世奇才 | 指当代少有的杰出人才 | 《后汉书·王符传》 |
旷日持久 | 耽误时间,拖得很久 | 《战国策·赵策》 |
旷达不羁 | 心胸开阔,不受拘束 | 《晋书·王导传》 |
旷野无垠 | 空旷的原野,没有边界 | 文学描写常用 |
旷废职守 | 没有尽到职责 | 《明史·刑法志》 |
旷观远瞩 | 看得远,看得广 | 《宋史·苏轼传》 |
旷若发蒙 | 比喻豁然开朗 | 《后汉书·王符传》 |
旷荡不羁 | 心胸开阔,放任自由 | 《南史·谢灵运传》 |
旷古未有 | 古今没有过的事 | 《旧唐书·李泌传》 |
旷废政事 | 放弃政务,不加管理 | 《明史·张居正传》 |
三、结语
“旷”字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不高,但在成语中却有着独特的表现力。这些成语不仅丰富了我们的语言表达,也反映了古人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了解并掌握这些成语,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汉语,提升文化素养。